第(2/3)页 苏誉倒是不困,拿出自己的笔墨开始摆好,准备磨墨。 开考的钟声响起。 乡试终于要开始了。 拿到试题后,苏誉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这么长的题目......” 院试时候,张学政出的题目,是两个字。 因为是两个字,所以破题的思路可以有很多。 大家能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破题。 而且这样不容易偏题。 到了乡试,这一整个长句,就相当于指定了内容。 若是内容写偏了,那文章也就废了。 所以这时候,开始真正比较的,就是个人的文学功底,写作水平了。 科举第一篇文章,是重中之重。 这篇要是写不好,后面写得再好也可能白搭。 苏誉静了静心,开始想自己应该如何写这篇最重要的文章。 “民既富于下, 君自富于上。” 最终,苏誉决定了自己的破题。 “这种破题,玩不出太多花样,只能这样来引出下文。” 破题决定后,接下来的就好办了。 此次主考官钱向晨钱大人,乃是钟爱辞藻华丽、对比鲜明文风的人。 骈文苏誉虽知道一些,但这种问题明显不适合用在科举上。 所以苏誉在后面练习文章时,都特意仿造同样讲究对仗的八股文。 刚开始还有些晦涩,但掌握了之后,就觉得写起来还行了。 要仿造八股文,立意自然不能只言于表面。 从破题开始,文章得层层递进。 从古到今,从下到上开始对比议论。 议论后,再提出问题,后续再继续承接下去。 开头写好后,后面就简单多了。 写完第一部分后,不知不觉已经到中午了。 巡场的官差提着热汤走过,苏誉举手要了一碗。 拿出顾长乐给他准备的馒头,泡进热水里,等泡软了一边吃一边想后面的内容。 苏誉寻思许久,最终在吃完简单的午饭后,写下了两句他觉得非常满意,对仗鲜明的话。 “闾阎之内, 乃积乃仓, 而所谓仰事俯育者, 无忧矣! 田野之内, 如茨如梁, 而所谓养生送死者, 无憾矣。” 毫无疑问,主考官看到这两句,基本他这篇文章就能留下不错的印象了。 后面的文章,苏誉又不停地推敲,把自己毕生所学都调出来。 自上次院试拼拼凑凑后,现在的他,毫无疑问已经从新手裁缝进化成为了大师级裁缝。 到天黑的时候,苏誉已经把所有的文章草稿全部打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