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3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陷阱-《诡三国》


    第(1/3)页

    历史是什么?

    有时候这个问题也会出现在赵云的心中。

    因为历史上说刘邦斩白蛇,秦始皇降黑龙……

    那么斐潜有没有遇到什么黄龙或是红蛇之类的祥瑞呢?

    赵云最开始的时候,对于这一类的传闻,将信将疑,现在么……

    基本上完全不信了。

    官职越是大,赵云越是发现,历史记载这个玩意啊……

    算球了。

    就像是他小的时候以为官吏狗模狗样的至少能说话算话,等到他自己是官吏的时候,就发现谁都不可能说话算话……

    常山新城之中,赵云先处理了一些积压的事务,等到闲暇下来的时候,才微微叹息了一声,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都护二字职责,越发的沉重。

    他很明确,自己肯定是会被历史记载的一个人。

    就凭这个北域都护,就值得至少记上一句,但是真的能记上多少,那就不好说了。做得好,或许记得多一些,做得不好么,那就可能只是三五个字,甚至连名字都不配出现。

    所以,赵云一直以来都很慎重。

    自从他当上了北域都护之后,就有人开始编排了,或是有心,或是无意,说赵云是赵佗的后人,就像是有人传闻说贾诩是贾谊的后人一样。

    对于此种传言,赵云不置可否,不以理会。

    赵云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赵佗的传人,而那些传言之人倒像是言之凿凿,亲眼所见一般。

    确实,从某个角度来说,赵佗是真定人,赵云也是真定的,似乎有些联系,但是中间隔着二百多年呢!若是隔着二十年,这找一找关系,说不得还能挂上钩,而两百多年……

    就算是真有联系,也早就出了五服之外。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就算是赵佗后人犯罪了,要诛九族都跟赵云没半毛钱关系。

    贾诩和贾谊,也是如此。

    就只是一个同姓而已。

    至于像是刘备刘玄德那样,硬生生将自己往中山靖王那边靠……

    赵云只能笑笑,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各有志,他自己是不屑于说自己出身名门的,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他从来就没有从赵佗的名声里面获得半个五铢钱的好处,凭什么在他自己成功之后反而要将功劳归到赵佗血脉上去?

    他父亲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小手工业者,打得一手好木桶,家中又有一些薄田,因此在赵云小的时候,还是比较宽裕的。

    赵云是老二,因为长子是要继承家业,而次子则是需要学门手艺什么的好出去闯荡,所以赵云才学了武艺,毕竟边境之地,常有胡人侵犯……

    没想到如今一步步走到了当下。

    他只是寒门当中的寒门,边境一小民而已,当不得和赵佗有什么关联。他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不容易,所以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的将事情做好来。

    就像是面对着辛评。

    辛评嘴上说得漂亮,似乎什么都是在替赵云考虑,举例子,列数字,态度不可为不诚恳,可是实际上依旧是在挑拨离间。

    没错,彻头彻尾的挑拨和离间。

    曹操是否进军乌桓,其实就是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曹操兵屯幽州,有可能真的北上辽东,也有可能是过了今天便是掉头南下。

    甚至曹操根本不在幽州!

    赵云不相信辛评,更不相信曹操。

    对手说什么就信什么?

    那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正常的人都不会轻易的去相信敌方的话,这是血淋淋的教训,至少从春秋之后,敌方的话就已经是完全不能信了,谁信谁先死。

    道义虽然每个人都会挂在嘴上,但是真正去做的却没有几个,能做得到的就更少了。

    因此辛评嘴巴上说的曹军,究竟是不是真的为了所谓的幽州边境百姓而来,是不是真的就在幽州,赵云是保持一个非常怀疑的态度,但是他明面上又不会直接否认,就像是赵云也不会直接否认他和赵佗并没有什么关联一样。但是除了这些应有的怀疑之外,辛评的话同样也在赵云的心中留下了一片阴霾,甚至现在想起,都忍不住升腾起了一些怒火。

    辛评竟然将北域和西域进行比较……

    虽然说赵云和吕布一样,选择到边疆来,也是赵云本身的愿望。当然,吕布或许是觉得他的愿望是属于被迫的,但是赵云则是觉得他到北域来,很合适。

    他在常山长大,所以现在回来回报常山。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赵云现在已经是实现了他离开常山之时许下的诺言,他重新回来了,不仅是衣锦还乡,并且还重建了常山城。

    赵云站起身,缓缓的向后院走去。他倒不是对于辛评言行有多么大的意见,毕竟辛评作为使者,要干的就是这种龌龊的事情。

    如果说辛评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反而会让赵云看轻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