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2章 大风招财-《诡三国》


    第(2/3)页

    一般来说,如果说老子特别有名气,然后上了史书,史官多数也会提及一下后人,附上其子女的传承,然而很奇怪的是,陈留蔡氏似乎除了蔡邕蔡琰之外,便压根儿找不到其他人的名字了。

    比如说写曹操刘备孙权,必然也有提及一下这些人的儿子,纵然是儿子比老子还要先挂了,就算是郑玄那个折损在孔融手中还是算是死在了袁谭手中的,也多少笔墨点了一下。

    因此,在史书之中,若是上一辈很有名气,然后死后却没有提及儿子孙子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儿孙不成材料,很快就断绝了传承。

    斐潜看来,在三国时期的陈留蔡氏,很可能就属于这样的情况。虽然说后世之中蔡氏也出现了不少名人,但是在东汉末年,陈留蔡氏自从蔡邕蔡琰之后,便是一两百年间未有什么知名的人物出现……

    毕竟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对于士族世家来说,就算是一般的落魄寒门,只要算是中人之才的,也都会有一个比较宽敞的上升渠道,想要当官是不难的,出任一方,也不是什么问题。

    陈留蔡氏在三国后期,不管是魏国,还是蜀国吴国,都没有留下印记,要么就是陈留蔡氏很不幸的在早期曹操和二袁的争夺战争之中被殃及池鱼,要么就是这些蔡氏子弟在投靠的过程之中,不幸中了流矢或者是感染了瘟疫什么的,还没有来得及做一些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便死去了。

    这在三国动乱的时期,一个人死于非命是很常见的,所以连史官都觉得常见到了没什么好注明的。

    所以,现在对于陈留蔡氏,怎么处理,或者说要怎样的安排,就成为了斐潜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婚姻么,不简简单单是男欢女爱。接纳一个人,也不完全只有一个人,而是一家子人,这在汉代表现得尤为明显。要不然汉代著名的外戚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蔡谷等人么,就像是斐潜的那两个本家兄弟一样,才疏却又志大,看着别人管事情,也不理会自己能不能做得好,便是眼热,惹出来了事情便免不了牵连旁人,让旁人来搽屁股。但是完全丢在旁边,根本不理会,也是不行。

    斐潜现在得职级已经是相当高了,如果说从现在开始,斐潜能够延续不倒,斐氏也就算是在关洛之间响当当得一个新贵门阀了,当然,具体能不能沉淀成为老门阀,就不是一代人得事情了。

    所以蔡谷、斐和、斐虞等无能之辈,也就成为了斐潜现在的鸡肋问题。

    现在看起来,蔡谷、斐和、斐虞等人并没有什么多大的野心,平日里面也就是追求一些吃吃喝喝什么的,而按照斐潜现在的身家,就算是养一帮子这样的人天天吃喝,也花不完,所以之前也没有多少在意,然而现在蔡谷明显被旁人所利用了,而其身又无自知之明,这就比较麻烦了。

    那个时代的人,都不缺乏野心者。

    斐和、斐虞年岁也大了,终究不可能永远扔在学宫之中不闻不问,硬要提拔么,也不过就是斐潜一句话的事情,可问题是斐和、斐虞两人不管是学识还是智慧,都是个问题,真要是担任了什么官职,恐怕就是在民事上祸殃百姓,在军事上损兵折将……

    扔到地方上去下基层锻炼一下,增长见识和经验,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也是不错的,但是像是蔡谷、斐和、斐虞这样的人,享受习惯了,当然不会愿意,也没有那个自觉,否则早就可以安排安排了。

    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若是娶了蔡琰,蔡邕的墓,也需要重新修缮一下。还有跟弘农杨氏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有些微妙。作为弘农杨氏来说,肯定也会担心斐潜什么时候找个由头来个秋收算账,虽然现在也不见得有多么的忠诚,但是斐潜并不想要立刻就将矛盾激化,温水煮青蛙才是更佳的模式。

    理论上,人是可以学习和进步的。所以蔡谷、斐和、斐虞等关系户,也是有可能变好的,但是这样的不确定并不值得斐潜期待。

    汉代以孝治国,只要相关孝道,即便有罪也可轻减,甚至冒着触犯国法的风险去尽孝,反倒可能会被传为美谈。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斐潜的声名么,向来也是较好,所以不可能完全不管这些人,只是要如何安置,就成为了问题。

    不如……

    斐潜正琢磨着的时候,忽然有兵卒前来禀报,说是河西之南,聚集了大量的羌人,似乎意图攻伐河西和陇西!

    “嗯?这个杨义山……”斐潜皱了皱眉头,然后将兵卒呈递上来的情报拆开,方有些恍然,“原来如此……”

    ……(づ ̄    3 ̄)づ……

    黄昏,一抹残阳慢慢地没入地平线下,留下几片红彤彤的云彩,依旧流连在苍茫的暮霭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