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章 新图略-《诡三国》


    第(2/3)页

    “造纸不易吧?哈哈,子瑜不妨先歇息一下……”斐潜示意让护卫送上水囊。

    诸葛瑾一头一身的汗,自然也是渴了,道谢之后便是拔开了水囊的塞子,然后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捣浆的工序一直持续,直到浆水细碎,竹纤维和木纤维基本上被分离出来为止,然后再加入生石灰,同时搅拌,生石灰在漂白的同时也会加热浆水,然后趁热把浆水倒入一个较大的石盆当中,然后再用纱网抄出竹纤维和木纤维,扣在另外一块准备好的木板之上,在没有完全风干之前,小心翼翼的将这些纤维和木板分离,再进行最后的晾晒,若是所有的工序都没有出错,便可以成纸了。

    斐潜三人围绕在成品的纸张之前,验看着纸张的成色。

    对于斐潜来说,这样的纸张其实跟后世的草纸差不多,距离后世办公室仓库内堆积最多的复印纸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在庞统和诸葛瑾眼中,已经算是精品了。

    诸葛瑾轻手轻脚的捧起一张,或许是刚才直接参与了部分的劳动,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不由得说道:“若行小书,或可千字!”

    斐潜点点头,指着这些纸张说道:“以此纸刊印成书,相较可轻减十倍!不过售价也是不菲……所谓与民争利,倒也没有说错……”

    “主公……”

    庞统正待说些什么,却被斐潜拦了下来。

    “某广布农桑之事,却吝于此……不仅如此,还清剿各地私坊,禁令仿制之物……”斐潜呵呵笑了笑,看着诸葛瑾说道,“此乃子瑜之意乎?”

    诸葛瑾拱手说道:“此物与农桑同,皆大利于天下……主公既胸怀四海,又为何……”

    “于子瑜目中,此物与农桑之事相同……”斐潜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不过,亦有不同……”

    “农桑之事,乃天下事。不管是新田犁还是新历法,都是直接给与到最为普通的大汉黔首……而这些纸张……”斐潜看着诸葛瑾说道,“大汉黎民会用么?”

    “这个……”诸葛瑾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不会。”

    斐潜点头道:“正是如此,对于普通黎民百姓来说,这些纸张还不如山林之间随处可见随时可用的竹木方便,所以这些纸张并不是普通百姓所用,又何来大利于天下之民?若是真利于天下之民,某定然不会吝啬,不过像是这样只是部分人获益的东西,又怎么能打着天下之民的名义,前来指责于某?”

    老百姓的东西是最不值钱的,不管是劳力还是时间,都是如此,对于汉代的百姓来说,纵然有纸张,但是这种不能重复书写的东西,肯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不受普通百姓接受。毕竟四下都是不要钱的竹木,砍回来自己就可以做竹简木牍了,写错了直接用小刀一刮,方便得很,至于浪费时间浪费体力什么的,这根本就不是老百姓考虑的问题。

    因此短时间,或许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纸张还无法完全替代竹简跟木牍。

    那么,谁才是纸张的使用者呢?

    毫无疑问,是士族,是豪强,是官府,但是绝对不会是黎民百姓。

    那么斐潜将制造纸张的方法扩散出去,广布天下,就能让造纸成本降低,然后就有更便宜更多的纸张出现么?

    根本不可能。

    斐潜为什么要推广造纸?是因为斐潜一方面要进行更高效的行政管理,另外一方面也要推行知识的普及,而这两方面,竹简和木牍,已经是成为了一种阻碍。

    如今斐潜掌控的区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比起当年在并北的时候,扩大了何止数倍,相对应各地报送的相关民生政务的行文更是暴增数倍,每天都有车马载着整车整车的竹简和木牍来到长安……

    不仅如此,在各郡县管辖治理过程当中,留存档案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作为后来者继任的借鉴,也可成为上级管理的依据,而档案的建立和尽可能详细的记录,同样也是需要轻便的,可以容纳更多字数的纸张。

    更不用说纸张在文学文字知识传播上面的作用了……

    而在纸张推广的初期,士族豪强会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么?

    显然不可能,士族豪强想要从斐潜这里得到造纸的技术,不过是一方面想要省钱,一方面也想要生财而已,对于推广纸张的运用,他们并没有多少的兴趣。对于这些人来说,普通的黎民百姓用竹木就已经很不错了,还用什么纸张?

    诸葛瑾沉默片刻,拱手说道:“主公所虑甚是,瑾之前想得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