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选择-《诡三国》


    第(2/3)页

    “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荀彧默然,他知道这首“天作”的出处,自然也知道这一首歌的含义。

    这是成王时周公祭祀坦岐山的山歌。

    岐山并非周部族的故土,然而在周王部落东迁之后,占据了朝歌,代表着从一个部落走向了王朝,这一切的发达兴旺都是从岐山开始,周人从这里继续向东扩展,直至中原的大部分地区。

    因此,对周王朝来说,岐山的意义远远超过部族原来的栖息之地,这是一个部落兴旺的代表,这是一个家族从地方走向中央的象征。

    荀氏的故乡是在颍川,但是现在荀家的家主跟着汉献帝去了长安,而荀湛和荀彧两个兄弟却在冀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岐山”。

    “故乡”的意义会随着人的迁徙而改变,就像是周王离开了故乡岐山,而将朝歌变成为了新的故乡一样。原有的故乡由于不利于生存发展可能黯然失色,新的发迹地因为使人大受裨益而可能更加亲近。

    建功立业不一定非要生于斯、长于斯地故乡不可,就像是现在荀家所面临的情况。

    但是荀彧察觉到了在荀湛哦吟背后的更加深沉的含义,最后的一句“子孙保之”,更是透露了荀湛现在的心声……

    荀湛现在就是荀家的子孙,荀家的基业,荀家的地位,荀家的未来,自然是需要荀湛这个子孙来“保之”了。

    就像族长荀爽在书信中的交代一样,虽然表面上看是谆谆爱语,关心有加,但是意思却依然十分的明确,要求荀湛对袁绍给予“尽可能”的帮助……

    就像当年家族之中,劝说荀湛对冀州牧韩馥给予“尽可能”的帮助一样……

    “兄长……”

    荀彧离席,大礼叩拜,头伏于手心之上,本来是想说一些宽慰荀湛的话语,满腔的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出不来。

    荀湛微微笑着,扶起了荀彧,说道:“吾为兄,自当先行。不必如此。”

    荀湛和荀彧一样,来到了冀州之后,发现冀州牧韩馥并不是一个英主,但是对于袁绍袁本初而言,也还是稍微有一些遗憾。

    因为袁绍身边已经有了同样是颍川出身的人,郭图。

    郭图虽然原先是冀州牧韩馥的下属,但是自从袁绍来到冀州之后,就和袁绍非常迅速的建立了联系,并且也得到了袁绍的信任,这对于同样是颍川出身的荀家来说,并不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

    郭图的气量……

    所以原本荀湛也并不想倾向于袁绍,也不屑于和这样一个气量狭小的人一起共事,他更希望能有一个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明主,而不是要和同僚整天相互计构。

    但是家族有令,不敢不从。

    谁让自己就是荀家之子,又是兄长,自己不做这个先行的试手,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弟弟去充当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