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节 你来我往(2)-《我要做门阀》


    第(3/3)页

    内撕的惨烈程度,恐怕会直追当初卫霍集团的盛况!

    甚至可能还要惨烈一些!

    这种内撕,会促进和加强各自派系、山头的意识与侵略性,保持他们的进攻欲望,但在同时,也将埋下无数隐患,并在未来,不可避免的卷入鹰扬系的决战——夺嫡之中!

    司马玄可不想让自己与自己的家族,最终卷入这样的大事情里。

    那太可怕了!

    特别是,传闻鹰杨将军将来可能会迎娶的那位……

    让他毛骨悚然,根本没有胆子敢参与进这样的事情里。

    所以,对他来说,典属国的位置,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只要拿下来,便可以从内撕之中挣脱,成为一个中立派,不需要掺和进各自山头的纠缠之中,还能游刃有余的游走在各派之间,成为和事老。

    当然,弊端也是存在的。

    那就是,未来他可能再也无法上战场了,这辈子的成就和巅峰高光时刻,也就是漠北远征了。

    但……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条路,司马玄已经选好了,不打算再回头了。

    将典属国的事情,搁到一边,续相如忽然问道:“两位,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朝堂上的蠹虫,确实有点多。

    这些天来,他们甚至都没怎么找,就发现了好多个目标。

    正在抉择先拿谁开刀的时候,徐争被京兆尹于己衍忽然拿下。

    这使得他们都有些莫名其妙,于是相关的事情也耽搁了下来,直到现在。

    “典属国上下,自然要清理一遍!”司马玄义正言辞的道:“徐争为典属国这些年来,所作所为,朝野尽知!”

    “这不是别人说几句‘徐典属如何如何辛苦’,‘徐公如何如何努力’便可以掩盖的了的!”

    “依我之见,便该趁热打铁,将典属国上下好好清洗清洗,拾掇拾掇!打开门来,吹些风,吹掉里面的恶臭味道!”

    既然想要当典属国,司马玄自然是要为自己考虑了。

    首先他麾下的旧部,愿意跟着他留在长安的,当然要想办法安置了。

    最好是就近安置,剩下的人,也需要一个施展拳脚的地方。

    典属国麾下的属国都尉,就是最佳的去除——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把现在占着坑的那些人踢走!

    “司马兄,稍安勿躁!”辛武灵笑着道:“典属国的事情,暂时不着急……”

    “有道是,狗急跳墙,如今徐争之死,舆论还有些意见,不可贸然动手!”

    其实,就算现在动手,也没有关系。

    文人的话与言论,从来影响不到高层!

    若文人的笔真的有力量,那么当年,董江都也就不会被公孙弘按在江都和鲁国了。

    司马相如就更不必写篇文章,都要斟酌再斟酌,最后居然‘太监’掉了好几篇……

    贾长沙就更不必哀而自伤,写下《鵩鸟赋》了。

    事实证明,文人的力量,几乎不会体现在当下,他们的文章的力量,基本上都要等他们本人挂了之后,随着时间发酵才慢慢的产生能量。

    孔子是这样,孟子是这样,贾谊如此,董仲舒亦然。

    连孔子、孟子、贾子、董子这等人物,尚且如此,古文学派的渣渣们,连姓名都未必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小受,又何足惧?

    辛武灵关心的其实是自己的小算盘。

    续相如也是如此!

    “吾听闻,陛下有意迁光禄勋为执金吾,以执金吾出镇楼兰,建西域都护府……”续相如缓缓的说道:“如此,光禄勋之职,便会出缺……”

    “素闻,天下论将,以九卿、列侯为显!”

    “鹰杨将军何等英雄,若其麾下,没有一位有分量的九卿,何以服天下?”

    对于大将们来说,军功、斩首、捕虏、缴获,都是实绩,出去和别人撕逼、比拼的时候,可以甩的出手,让别人哑口无言的东西。

    但其麾下有多少个列侯、九卿,掌握着怎样的权力,同样是实绩。

    不然,若是只有大佬一人威风八面,地位崇高,麾下部将却没有几个高官显贵之人,不止会被人耻笑,还可能会让人产生‘鹰杨将军不过如此’的想法。

    故而,在一开始,续相如等人,就将目光锁定在九卿之中。

    特别是有资格领兵,参与军事的九卿之中!

    不需要一直坐在九卿之位上,只需要在其上坐个几个月,刷个脸,顺便安插一波旧部,发些福利就可以了。

    而光禄勋,几乎是一个量身打造的职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