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越很快就拿到了鶄泽一战,汉军的战损报告。 两千汉骑,奔袭鶄泽。 损失战马,两百余匹。 包括两个什长在内的,四十余人战疫。 此外,还有轻重伤兵三百余人。 这个数据,看上去很夸张。 但却是当代汉军,在正常情况下,与匈奴骑兵交手的真实反映。 三十五年前,卫青的打的河南战役,比这夸张多了。 元朔二年,卫青与将军李息,从左右两个方向,对河套发起进攻。 卫青率部,奇袭梓岭,梁北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高阙要塞,堵住了匈奴在河套地区的白羊部与楼烦部主力,全歼之。 此役,卫青斩首两千三百余,缴获牛羊马匹橐他数以百万计,俘虏了数千人。 猜猜看,卫青损失了多少? 史书上记载,说是‘全甲兵而还’。 意思是出去多少人,回来多少人。 连甲胄也都完完整整的带回了长安! 当然,那是夸大之语。 实际上,张越掌握的情况来看,卫青还是损失了一些兵马的。 石渠阁里有卫青本人当年的军报,也有随军的军正(军法官)的报告。 结合两者的阐述,河南战役,卫青部的直接战损,大约是死伤四百余。 其中,战死者不满百。 这就是打出了碾压优势时的必然结果。 后世的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与数万清军激战数个小时。 打完了一看,英军战死三个,法军两个。 即使是清军,也就损失了一千左右(清廷自己统计是三千)。 要知道,八里桥之战的时候,可不是现在。 那时候,交战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火枪、大炮。 更出现了激烈的白刃战和争夺战。 而鶄泽之战,汉军骑兵,则是从一开始就碾压了自己的敌人。 无论装备还是技战术,都远远超过了呼揭人。 两者的差距,可不仅仅是代差。 交战双方,不仅仅是装备上有差距。 训练、战术和身体素质方面,也都存在着鸿沟。 想想看,长水校尉的士兵,平时吃什么? 呼揭人平时的食物又是什么? 就完全可以理解这种夸张的战损比了。 不客气的说,在这个一汉当五胡的时代,哪怕换一支普通的汉军,只要战术得当,指挥正确,也完全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击溃或者消灭呼揭的骑兵。 匈奴人没有三倍以上兵力优势,就不要妄想着,可以在正面战场,击败或者包围一支有着充足补给和高昂士气的汉军。 反观呼揭,直接斩首,一千四百以上。 其后的战斗中,又陆续消灭了顽抗之敌一千余人。 剩下的数百人,全部被俘虏。 当然还有数百人向北逃遁。 算是张越昨夜夜袭消灭的那个小分队。 入寇的呼揭骑兵主力,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最多可能还有两千左右的残部,滞留在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