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节 见贤思齐赵充国-《我要做门阀》


    第(3/3)页

    可惜,天子却是留下了他。

    “卿来长安,也有两月了吧?”天子问着。

    “托陛下洪福,如今已是七十二日……”赵充国低头答道。

    “卿在长安,住的如何?可还习惯?”天子又问。

    “陛下厚爱,臣在长安,如在家宅,倍感亲切!”赵充国立刻答道。

    天子听着非常满意,起身上前,伸出手来,撘在赵充国身上,这让赵充国真的是感动不已,就差当场泪奔。

    对于大臣而言,能与天子如此近距离接触,这说明了天子对自己的信任,已经达到了亲信的地步。

    毫无疑问,这是人臣的最高追求!

    “卿久在玉门关,对西域诸国,应该是了解通透……”天子轻声道:“便与朕仔细介绍一下西域各国的情况吧……”

    赵充国听着,更是陷入亢奋的情绪之中。

    汉家经营西域,虽然始于博望侯张骞,但,数十年来国家对西域的关注,根本不够!

    旁的不说,长安的三公九卿,几个知道西域有多大?有多少国家?

    边塞将领,屡屡发回各色情报,可惜,却都不受重视。

    国家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匈奴!

    顶多,还能关注一下大宛、楼兰、乌孙这样的王国。

    至于其他人?

    抱歉……

    即使是天子,其实也不关心除乌孙外的西域各国。

    但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但……

    赵充国知道,这是好事。

    意味着国家将会把资源向西域方向倾斜,而不是死死的盯着浚稽山方向。

    作为从前线回来的军人,赵充国始终认为,西域才是破局的关键。

    浚稽山……

    实在不适合作为突破方向。

    因为,当地山高林密,河谷众多,大军行进非常艰难,也不利展开。

    西域就不一样了。

    突破蒲类海后,直趋天山,只要拿下天山,整个西域就敞开在汉军兵锋面前,予取予求。

    ………………………………

    三个时辰后,赵充国才走出温室殿。

    此刻,他满脸惊愕。

    天子不仅仅听了他仔细介绍的西域情况,还多次向他提问。

    这让赵充国,真的是兴奋不已。

    以为国家,打算重启天山会战,将战略重心重新倾斜。

    可是……

    在将要辞别的时候,赵充国却从天子口中,听到了一些讯息。

    “张子重和乌孙人达成了一项协议……”

    “以允许乌孙遣使来汉太学学习的条件,换取乌孙贡汉女子……”

    这个事情,让赵充国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事情,肯定是好事!

    作为假玉门校尉,身处汉与西域贸易的最前线之一。

    赵充国在玉门关见过各色胡姬。

    边塞汉军将士,也有许多娶了胡姬为妻为妾者。

    这些胡姬,在赵充国看来,都是勤劳、肯做,能吃苦,善于持家的女子。

    虽然,不如诸夏女子血统尊贵,习俗相近。

    但……

    这些胡姬有一个优势——好生养!

    许多娶了胡姬的将士,基本没有遇到过难产。

    若能引进胡姬,赐给中国平民,赵充国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但问题是……

    “张乌鰂……”

    “还真没说错呢……”赵充国砸吧了一下舌头:“连这样的办法和主意都想的出来……”

    “难怪,其年纪轻轻,便深得圣眷,更有长孙信重……”

    他抬起头,望向前方,轻声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诚哉斯言……”

    “俺是得找时间去新丰,当面请教了……”

    “如何才能练得出这样的本领和智慧……”

    说到这里,赵充国就舔了舔舌头,内心充满了期待。

    事实证明,带兵打仗的将军,每一个能成功的,都是集疯狂、冷静、大胆、谨慎、贪婪、小心、残暴、有义等无数矛盾于一体的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