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节 煽风点火(1)-《我要做门阀》


    第(2/3)页

    一朝骗局揭露,就是尸首分离,连卫长公主也救不了他。

    他还见过终军。

    那可是真正的大魔王,真正的学霸!

    其才学无双,其义气冲霄。

    没有任何根基,也不需要任何人提拔和赏识。

    只是靠着才学和义气,一入长安便搅动八方风浪,冲击着汉家学术界和思想界。

    许多名士鸿儒,在他面前,犹如学生一样诺诺而不敢言。

    大儒徐偃,名比董仲舒,在《春秋》之上造诣无人可及。

    御史大夫张汤想要致法于徐偃,百般诡计和诘难都用上了。

    却被徐偃用春秋大义一一化解。

    但遇到终军,一句‘王者无外’,一句‘枉尺直寻’,就甘愿伏法,引颈就戮。

    而那一年,终军年不过十八。

    经此一事,终军声名鹊起,震慑宇内。

    他的言行,甚至可以影响军国大事——当年天子改元元狩,就是因终军之言。

    更可怕的是,这个年轻人不止学问无双,义气无双,胆略也是无双。

    出使匈奴,人人以为是死路。

    终军却迎难而上,上书说:“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警之事,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戈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当时,韩说也在宣室殿之中,亲耳听到和看到了那个年轻侍中官的义气与豪迈。只觉得头皮发麻,热血沸腾,恨不能为其先锋,做其门下走狗,驱策以成天下大事!

    那一次终军请缨为使,被天子所婉拒。

    然而,过了一年后,元鼎四年,南越有事。

    终军再次请缨宣室殿,俯身长拜,奏道:“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天子批准了,终军带上国书,拿上天子亲手交给的长缨,持着节旄,带上使团毅然南下。

    他成功了——南越王赵胡在他的说服下,请为汉臣,朝觐长安,宣布内附。

    但他也失败了!

    不愿内附的南越王国吕嘉等贵族联合军队,发动政变。

    终军死于乱军之中。

    终军之死,让韩说看清了这个世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