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这是砸自己招牌,失信于天下的事情。 再大的利益,也驱动不了天子同意这样做。 与之相比,恐怕天子宁肯先承受失去楼兰,丝路断绝的苦果,再发兵征讨,扶持一个新国王。 …………………… 听着部下们的讨论,李广利心里面也是焦急万分。 倘若楼兰老王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去世。 那他的全部计划与筹划统统要落空! 甚至,很可能一切都要逆反了! 别说征讨车师了,汉家能保住楼兰不倒戈就已经是成功了! 这让他万分难受! 自余吾水之战受挫,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找个软柿子捏捏,顺便给部下捞些军功和好处。 筹划数年,甚至在蒲昌海地区,收买了大量车师贵族充当内应和带路党。 本以为能愉快的收割一波人头,顺便重挫乃至于摧毁匈奴在东西域地区的统治和力量。 哪成想,原本完美的计划,却因为楼兰王王位的变迁而毁于一旦。 更难受的是——若果真如此,那么汉室在西域方向的力量就会变得危险和空虚。 汉军可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维系在楼兰的地位,稳固在楼兰的存在。 别说去找车师麻烦了。 到时候,怕是匈奴人要跑来楼兰挖墙脚了! 只要想到,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小棉袄可能要被人ntr,头上可能绿油油,李广利就握紧了拳头! “楼兰决不能有变!”李广利几乎是咬着牙齿,吐出这句话。 若被匈奴ntr了楼兰,作为大汉帝国地位最高的将军和西域、漠北方向的负责人。 李广利知道,自己可能会成为天下的笑柄。 那些笑话和鄙夷他的人,指不定在背后会编排出什么来呢? 当初,他初征大宛遇挫,被迫退回敦煌,长安城的儒生和一些贵族就在私底下说什么‘贰师将军不过中人之姿,都尉之才,奈何陛下拔苗助长……’这种话。 搞得他哪怕后来得胜归来,在民间舆论眼里,也是一个花架子。 更夸张的是——有些家伙还在私底下造谣说:贰师将军两征大宛,前后出塞十余万人,归入玉门关者不足万人这种话出来。 这些渣渣造谣造的天下人都以为他在大宛虐待士兵,致使汉军十不存一。 这不胡扯吗? 两征大宛,固然出塞十余万。 但真正的主力是六万步骑,其他人都是辅兵和民夫。 而且,说他虐待士兵,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他为了拉拢军心,可谓费劲了脑筋! 为了让士兵们吃好穿好,他直接和天子打报告,强行从太仆和少府衙门弄去了十万头牛供给军需! 第(2/3)页